為父則強!準爸爸應該做到的6項產前準備!
人類的懷孕期長達9個多月,從懷胎開始,準媽媽的身心就逐漸產生變化,隨著孕期週數的增加,其身心的負擔也會越來越明顯,因此非常需要準爸爸及家人的關懷與照顧。
這段期間若能讓準爸爸有足夠的時間、機會透過各種方式,例如聽取別人經驗、尋求有效協助、閱讀相關資料…,經過綜合整理,找出為人父母的技巧,妥善評估與準備,為迎接新生命做好更圓融的決策與安排,將會有更令自己滿意的經驗。
以下是給準爸爸的幾點建議與做法:
一、以實際行動表達關懷之意
例如陪準媽媽去醫院做產檢;一同參加產前教育課程及產前運動;用心傾聽,分享準媽媽的快樂與憂慮…。
這些行為不僅在準媽媽懷孕期間提供最直接的支持,準爸爸也能藉此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促進夫妻感情及建立親子關係的良好基礎。
二、主動參與哺餵嬰兒的產前學習
準爸爸及家人在決定哺餵嬰兒的方式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產前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
(1)正確的哺乳知識
(2)參與哺餵母乳的技巧
(3)各種母乳問題處理方式
(4)照顧嬰兒的方法等,將有助於參與產後媽媽的哺乳與嬰兒照顧,有利於延長持續哺乳時間及勝任照顧嬰兒。
三、安排生產的場所
在懷孕後期到準備生產期間,建議準爸爸及家人一起提前安排好生產的場所;認識生產預兆、了解生產過程、學習如何協助減緩因為懷孕帶給準媽媽的不適;與醫師、準媽媽討論及決定生產方式。
包括產後坐月子的地點、餐飲的內容、家事的分工…,都應該事先溝通、做好規劃,讓準媽媽能安心、放心,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也建議準爸爸多陪伴準媽媽散步,做產前運動;若懷孕後期因身體不適、情緒不穩定或擔心身材變形而不開心時,應協助解除不適並多予支持。
四、與太太一起參加生產教育
對準爸媽而言,生產過程是充滿未知、不安、既期待又害怕的情緒,準爸媽在產前一起參加生產教育是減輕對生產害怕的好方法,準爸爸可以成為良好的持續陪伴支持者,準爸爸也需要參與生產教育課程,以免生產時候的慌亂,形成緊張與害怕,也對協助準媽媽因應生產的不適無法有所幫助。
生產教育,可協助準爸媽了解懷孕和生產相關的問題,如:
⑴學習非藥物減痛及因應生產疼的技巧
⑵關於生產害怕的心理教育
⑶降低害怕生產的程度
⑷增加準媽媽對疼痛的忍受力
讓生產結果能更加圓滿與順利。
準媽媽生產時的疼痛和不舒服是難以言喻的,孤軍奮鬥的無助感更令準媽媽焦慮,正向的生產經驗是增強日後照顧新生兒及育兒自信心的來源之一,所謂的「為母則強」,其中絕對需要準爸爸來共同參與,況且生產時有了準爸爸的陪伴,更能讓準媽媽有「被愛」、「正向能量」的感受。
準爸爸雖然在生產當下不是直接面臨生產的痛苦,但是在未來仍是要扮演為人父的責任;在生產時一同奮鬥的滿足感與參與感,能讓準爸爸開始覺察自己成為父親的角色與該盡的責任,這樣的心理調適與角色轉換對於婚姻與家庭的關係都有正向的幫助。
五、扮演適任的陪產者
隨著產期的日益接近,準媽媽的情緒也會越來越緊張、複雜,進入待產階段後,準爸爸的陪產者角色也越來越重要。
這時,準爸爸應該做的,就是引導準媽媽身體放鬆、給予按摩、熱敷與冷敷、身體清潔、改變姿勢(例如:站立、走動、採直立坐姿、側臥、跪姿、蹲姿等)、提供飲料與餐點,協助準媽媽每兩小時上廁所排尿。
準媽媽在待產中有時會有焦慮的行為出現,顯得十分不安及害怕,甚至失控或哭叫等,此時,準爸爸的辨識、支持及言語的鼓勵非常重要。
到了第二產程時,陪伴準媽媽正確的用力及給予加油打氣。
之後的迎接新生兒進行早期的肌膚接觸及哺餵嬰兒母乳,都會對整個家庭帶來正面的影響。同時,準爸爸也要知道如何照顧自己休息及進食等。
六、成為支撐家庭的力量
產後,又是另一個全新階段的開始。
產前充分的準備與計畫,能減輕新手爸爸的壓力與不安,同時在媽媽產後哺乳時能具有協助參與哺乳的能力,更透過主動積極的參與及支持,提升媽媽對哺餵母乳的滿意及自信能力,延長純母乳哺餵的時間。
爸爸能參與嬰兒的照顧,較易與嬰兒建立依附關係,透過與新生兒之間親密的互動,對身為人父的爸爸而言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同時也能更加肯定自己父職角色的功能。
在產後,爸爸可以主動觀察哺乳時機、哺乳前幫忙按摩媽媽背部使其放鬆增加乳汁的分泌、主動協助調整媽媽哺乳姿勢、觀察嬰兒是否正確含乳吸吮、給予媽媽鼓勵與讚美、處理媽媽因奶脹不適的問題、協調長輩對哺餵方式的干預,分擔做家事。
當嬰兒莫名啼哭時可以主動了解啼哭原因及安撫嬰兒、更換尿布等。
同時,也應該照顧嬰兒及大小孩,讓媽媽有休息的時間。媽媽哺乳及照顧嬰兒時,因有爸爸的支持與參與,使其在母職上能感受到滿足與幸福感。
懷孕生產是一件正常的生命轉變事件,準爸媽共同參與,產前的關懷、陪伴,產後的協助、鼓勵,都可增進夫妻之間的親密連結與親子關係。
內容選自:台灣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