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產VS剖腹產 懷孕媽媽必看的生產543


認識生產方式

能夠在以產婦為中心的生產照護環境,適當地使用助產資源與科技,支持產婦的需求,讓產婦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進行生產,生產就不會只是疼痛的回憶,而是珍貴且感動的過程。

生產大致分為陰道生產及剖腹產兩種;大多數的媽媽可以經由陰道自然生產。

然而有些孕婦會因為醫療上的理由,需要進行剖腹產。

經陰道自然生產

大多數的產婦可經由陰道順利成功生產,自然生產的好處包括傷口較不會疼痛且恢復快、可以及早下床活動,產後立即擁抱新生兒並且即刻做肌膚接觸及親餵母乳,提高哺餵母乳的成功率,盡早建立親子關係。

新生兒在自然生產時經過產道的擠壓及摩擦,可刺激促進呼吸道內羊水的排除與吸收,使寶寶肺部順利展開而擁有良好的換氣功能,對外在壓力適應度較佳,發生呼吸窘迫合併症的機會較低。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自然生產的寶寶免疫系統的活性較高,腸道障壁的保護也較好。

一般而言,在台灣醫療院所內,大部分以躺臥在產檯的姿勢生產,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在宮縮時用力將胎兒娩出。

有少數的產婦,可能發生外陰部血腫或肛門直腸裂傷,必須進行修補。

也有少部分因醫療上理由,需利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協助生產,導致短暫性的胎兒頭皮血腫。

極少部分可能發生胎兒肩難產導致新生兒鎖骨骨折或臂神經叢損傷。當然也可能因產程進展不正常或胎兒窘迫,需行緊急剖腹生產。

生產過程中可能會有產前灌腸、剃除陰毛、禁食、點滴液體補充、人工破水及非藥物性的減痛措施等,建議準爸媽可與您的醫師、助產師(士),充分討論、諮詢以了解生產過程。此外,在生產進展的狀況,是可能有非如預期的變化,建議仍以醫師、助產師(士)之專業判斷處置,協助您擁有安全的生產經驗。

器械輔助經陰道自然生產

當產婦因用力不對或產婦患有心臟疾患無法用力過強,導致胎頭無法順利下降,使第二產程過久、產婦體力耗竭而過度疲憊,或胎兒窘迫需立即生產等原因,便有可能考慮使用器械輔助經生產,包括真空吸引、產鉗生產。

一、真空吸引輔助經陰道自然生產:利用一個杯狀吸盤接附在胎頭,吸盤銜接一條長型管子,接在高壓真空機,當機器啟動時會造成真空負壓吸力,再藉此牽引力幫助胎頭順利娩出。

二、產鉗輔助經陰道自然生產:產鉗由兩個扁平有彎曲度的鐵片構成,使用時會將其分別伸入產道置放於胎頭兩側,合起來時前端剛好將胎兒的頭部固定住,再由產科醫師握住後面手把,藉由旋轉及拉扯的力量將胎頭娩出。

剖腹生產

剖腹生產是一種開腹手術,對母體及胎兒仍有潛在的風險。例如:出血較多、傷口較痛、恢復較慢、有腹部傷疤;有時也會合併麻醉過敏、腸沾黏、泌尿道感染;再次懷孕時發生子宮破裂,或是因為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的機會較高;新生兒也有較高比例出現呼吸窘迫等肺部合併症。

故懷孕婦女除了有產科醫療上之適應症,例如:產程進展遲滯、產前大量出血、胎兒窘迫、胎位不正、巨嬰、前胎剖腹產、前置胎盤、阻礙性生產、催生失敗…等,必須進行剖腹生產外,原則上都鼓勵由陰道自然生產。

此外,相關研究發現,小於37週非醫療考量選擇性分娩的新生兒,其發生呼吸困難、心臟問題和癲癇等併發症的機率是足39週出生新生兒的2倍。

另外,若經過一次剖腹產後,當再次懷孕時,是否可以嘗試陰道生產呢?一般認定適合施行「剖腹後改由陰道分娩方式」之條件,包括:前胎剖腹產的子宮切口為下段切開剖腹、適當骨盆結構、有意願準備嚐試「剖腹後之陰道分娩方式」、無其他必須採剖腹生產的適應症;同時必須在具備可立即實施緊急剖腹生產且有能力急救新生兒的一定規模醫療機構生產才行。

徜若妳尚未了解「剖腹後之陰道分娩方式」或待產及生產之有關事項,請詢問您的醫療照顧者(醫師、助產師(士)及護理師(士)),充分討論以了解最合適之生產方式。

生產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每一種生產方式都有其優缺點,擁有一個順利安全的分娩,不僅需要醫護人員的專業,也需要您在產前的了解,及相互討論與關鍵時刻的決定,選擇最合適的生產方式。

內容選自:台灣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留言

熱門文章